12月23日上午9时,安徽省委党校报告厅座无虚席,一场全省年度的经济例会。(文末附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内容)
安徽省委书记讲话、省长主持,市、县(市、区)主要负责人都参加,规格高,内容是总结本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年经济工作。
看似是寻常的年度例会,但会刚开半个多小时,不少与会者就发现,这场会议“不同寻常”——
省委主要领导讲话的同时,现场PPT同步展示,这里面可是“有甜有辣有干货”。
这种形式在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纪录中还是头一次。大家立即将目光聚焦到眼前的大屏幕上。
“晾晒”成绩 有“甜”有“辣
谈到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时,会议列举了安徽2021年经济发展的六大亮点。
经济总量,人均GDP、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每条亮点均引用直观的数据图表来分析或例证。
PPT上的数据、例证都是下了“真功夫”的。这场会议前,省委专门做了大量的调研,开了多次会议来研究筹备。
然而,充满“甜味”的成绩仅仅谈了一小会,下面很快转向更为“辛辣”而犀利的问题剖析。
“全省经济规模还不够大,省辖市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县(市、区)发展能级不高,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升”,会议提到的每一条“短板”,在PPT上配了具体的数据、柱状图、图表等。
安徽数据是多少,兄弟省份的数据是多少,差在哪、差多少,看得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全省GDP增速排名前三、排名后三的城市,增速前三、后三的县(市)区全部都“晒”了出来,不仅“晒名字”,还“晒成绩”,让台下的市委书记、市长及县委书记、县长们颇感震动。
随后,会议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作了深入解读。
谈完问题,话锋一转,会议分析了安徽的六大优势:历史人文、科技创新、制造业基础、地理区位、综合交通、生态环境,并指出,唯有只争朝夕、日夜兼程,埋头苦干、奋勇争先,推动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对症下药 “干货”十足
谈完“怎么看”,接着“对症下药”说“怎么干”。PPT非常详尽地列出了明年安徽经济工作重点。
在“推动三次产业系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部分,列出了一项项具体而务实的行动计划: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每个行动计划里又细分多个具体行动。
内容实在,“干货”满满。这些条目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实打实的行动指南。
招商不能“守株待兔”,坐在家里是等不来项目的,要去积极争取,要有“虎口夺食”的勇气和方法。
在说到发挥投资拉动的作用时,会议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全国眼光、全球视野,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项目工作上,把招商范围扩大到国内重点地区、扩大到世界500强,创新项目工作机制,谋划项目标准要高,招引项目门槛要高,全面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
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大家看在眼里、感同身受,事关经济工作,也是营商环境。
在谈到协调发展时,会议认为,要既建好城镇“面子”、又做实城镇“里子”,既推进产业发展、又同步推进城镇化建设。
信访、干部等问题,这些看似“跨界”的事项也出现在经济工作会议中。
谈到信访问题,会议指出,要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切实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谈到干部问题,会议强调,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的没有市场。
好评如潮 入脑入心
一场会议,这么大的信息量。转眼间,时间就到了12点,接近3个小时的会议刚宣布结束。与会的领导们听得还有些入神。有讲话材料的在忙着划线,没材料的忙着记录。
“都12点啦,时间哗的一下就过去了”。有与会者感慨说。
在下午的分组审议会上,“PPT”成为与会的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站位高、内容实、接地气!通篇用数据说话、用事实阐述,尤其是用PPT来讲解,让人耳目一新、一目了然!”有一位企业界负责人称赞道。
“醍醐灌顶,催人清醒!”一位省级干部在发言时诚恳地说,“咱们在安徽待久了,正好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总感觉确实哪里有问题,却又很难说出来。会议分析得问题到位、指出的方向明确,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什么水平、该往何处走、怎么走’的问题。”
“就像上学时老师把排名靠前和靠后的同学晒出来一样,压力山大啊。我要是落后的那个县的负责同志,我今晚非得失眠!”一位县委书记笑着说,“话说回来,压力也是动力,‘晒成绩’就是鼓舞和鞭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进步,才能加快跨越赶超步伐。”
“我参加过7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这次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位基层干部说,“领导的PPT我要是能拷下来就好了。”
“拷PPT的想法”一说完,大家都笑了。笑声中,既是感同身受的赞成,也是对省委务实高效作风的赞许。
其实,无须拷PPT,PPT里的思维、作风、内核,不久都将会在江淮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关阅读:
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将启动实施一项重要行动计划!
12月23日,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全省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
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讲话。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安徽省委常委,其他在职省级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郑栅洁指出,
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安徽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我省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凝结着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拼搏和奉献。
郑栅洁强调,
当前我省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外部挑战明显增多,区域竞争更趋激烈,全省经济规模还不够大,省辖市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县(市、区)发展能级不高,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升。
要全面准确辩证把握当前形势,正视当前经济多重现实困难,把握安徽发展多重战略优势,充分发挥历史人文、科技创新、制造业基础、地理区位、综合交通、生态环境的优势,只争朝夕、日夜兼程,埋头苦干、奋勇争先,推动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郑栅洁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全省经济基本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全面强化“两个坚持”、全力实现“两个更大”,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郑栅洁强调,
要把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体现到明年经济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切实担负好稳增长责任。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稳既要靠存量稳定和优化,也需要增量的当期转化和实现,进既要靠增量的扩张,也需要存量的提升和贡献。
要对标对表、拉高标杆,奋力跳一跳,以经济基本盘的稳和高质量的进稳经济增长、稳社会基本面。
郑栅洁指出,要吃透把准党中央“七大政策”,扎实做好明年重点工作。
一要千方百计推动三次产业系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启动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要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开展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种业强省建设、种养业提质增效、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农业绿色循环发展、数字赋农等具体行动,推进科技强农;开展优势产业集群壮大、特色农机研制补短板、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农业“标准地”改革、仓储冷链设施建设等具体行动,推进机械强农;开展工资性收入倍增、财产性收入扩量、经营性收入壮大、转移性收入提升等具体行动,增加农民收入。
要实施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开展优质企业引育、优势产业壮大、产学研协同创新、数字赋能、质量提升、绿色发展等具体行动,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发挥土地容积率指标倒逼作用,未来五年力争实现4 个产业营业收入达到万亿元、10 个产业超千亿元、10 户企业超千亿元、60 户企业超百亿元,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
要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开展皖美制造、皖美农品、皖美旅游、皖美味道等具体行动,抢占内贸市场、让安徽产品和服务走向全国;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专项推进、贸易新动能培育、外贸主体培育壮大等具体行动,拓展外贸市场、让安徽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开展皖美消费、消费中心培育、大型商贸企业引育等具体行动,做大消费市场、让更多人在皖消费。
要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形成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系统。
二要千方百计发挥投资拉动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全国眼光、全球视野,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项目工作上,把招商范围扩大到国内重点地区、扩大到世界500强,创新项目工作机制,谋划项目标准要高,招引项目门槛要高,全面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
三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千方百计发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以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抓科技创新,健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扩容升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四要千方百计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把方便留给群众和企业、把麻烦留给自己,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五要千方百计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系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统筹推进合肥都市圈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协调发展;既建好城镇“面子”、又做实城镇“里子”,既推进产业发展、又同步推进城镇化建设,通过项目招引促进产业园区建设,加速产城融合发展,提高城镇化率。
郑栅洁强调,要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五项重大工作。
一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首先通过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防范房地产企业风险中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促进物质富裕的同时促进精神富裕。
二要规范和引导资本有序发展,防止资本野蛮生长,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三要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大农村投资力度,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四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落实省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系,抓好政府债务化解、金融风险防范、安全生产等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切实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五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能耗“双控”制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郑栅洁指出,要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安徽落地生根。
要把抓落实体现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行动上,强化政治意识,树牢全局观念,发扬斗争精神,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安徽见行动”。
要把抓落实体现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牢发展第一要务,既要纵向比、更要横向比,既要保持定力、更要只争朝夕,既要先谋后动、更要谋定就干,既要层层压实、更要遵循规律,坚定干好自己的事,让标兵越来越近、追兵越来越远。
要把抓落实体现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上,强化责任意识,发扬务实作风,增强能力本领,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的没有市场,努力创造出色、出彩、出众的一流业绩。
郑栅洁最后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安徽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清宪在总结讲话中指出,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及省委对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围绕省委确定的总蓝图,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要强化奋进姿态,以稳促进、以进保稳,以“进”的姿态筑牢“稳”的底线,用“奋力跳一跳”的劲头,确保高质量完成明年目标任务。
要强化实干作风,聚焦重点任务细化任务清单、措施清单、项目清单,一项一项把工作落实到位、落在地上。
要强化底线思维,对事关我省战略全局、基本民生、安全发展等重大问题,要格外关注、格外用心,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王清宪强调,要扎实抓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实施。
围绕一产“两强一增”,坚持强化农业科技供给与农业科技赋能相结合推进科技强农,坚持做强农机产业与加快农机推广应用相结合推进机械强农,坚持开拓多元增收渠道与完善利益链接机制相结合推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推动更多农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围绕二产“提质扩量增效”,着力夯实制造业这个强省之基,大力招引和培育优质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用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提升绿色制造水平。
围绕三产“锻长补短”,充分发挥我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链接优势,加快提升现代流通业能级,积极把握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机遇,加快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把握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趋势,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把握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趋势,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抓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高质量投资是关键,全省上下要紧紧抓住投资不放,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
王清宪强调,
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岁末年初的安全生产、助企纾困、民生保障、送温暖等工作,确保群众健康平安过节。
要认真做好明年一季度工作,坚持早安排早部署,积极对接争取中央政策,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加快重点项目谋划建设,抓好节日消费市场开拓和冬春农业生产,确保明年经济平稳开局。
安徽各省辖市、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直各单位、各大学、省属各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芜湖、蚌埠片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行业商协会主要负责人和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