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合肥市经开区繁华大道与翡翠路交口经典广场A座7楼
电话:0551-62853688
在合肥,“侨梦苑”无疑是众多产业园区中一块较为独特的“招牌”。作为专门针对华侨华人群体的“园区”,“侨梦苑”为华侨华人提供了回国发展的绝佳平台,成为他们投资的洼地、创业的高地。日前,合肥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侨梦苑”建设情况,记者随同走进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侨梦苑”,感受这里浓浓的创新创业氛围。
政策支持为侨企发展“添砖加瓦”
本月初,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合肥高新区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悦群当选中国侨联第十届委员会委员。这也是我省当选的唯一企业界代表。陶悦群是美籍华侨,决定回国创业后,经过多方考察,最终把公司落户在合肥市高新区。作为较早一批回国创业的华侨,陶悦群于2000年在合肥高新区创办了欧普康视,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合法的角膜塑形镜研发生产的上市公司,他还成立了规模为3亿元的投资基金,为近几年来合肥高新区发展的华侨进行项目投资和孵化。“这一路走来,充满艰辛,但好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政府的支持让我无后顾之忧。”陶悦群说。
2016年,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侨办、省侨办的大力推动下,安徽(合肥)侨梦苑以合肥高新区为主体,成功申报为全国第13家侨梦苑,并于10月18日正式揭牌。为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创业,合肥市结合国家、省现有的扶持创新创业发展的有关法规和文件,编制了《安徽(合肥)侨梦苑暨侨商产业集聚区政策汇编》,涵盖了高新区出台的“创新十条”,对国际高端协同创新平台支持力度最高可达5000万元,尤其是平台落户当年即可获得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安徽省青年创业引导资金合肥高新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设立“侨融贷”专项贷款产品,给予100万元信用贷款,无需抵押物,抵押贷款300万以内的,放大抵押物价值至1~2倍,重点扶持侨资项目。
此外,借助省侨企会等侨商联合会平台,广泛吸纳园区内侨资企业入会,以点带面,以老侨结合新侨,建立安徽省华侨华人创新创业专业委员会。如今,侨梦苑共引进侨资企业52家,推选9个项目参加徽商大会签约,协议金额达1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
多点发力 让侨胞爱上“侨梦苑”
“自挂牌成立以来,为将‘侨梦苑’打造成侨商产业集聚区和华人华侨创新创业集聚区,市及高新区两级扎实工作、精心谋划,多措并举服务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发展需要,努力将合肥‘侨梦苑’打造成品牌,让侨胞爱上这里。”市外侨办相关负责人说道。两年来,“侨梦苑”围绕引资引智工作的开展、华侨华人创新平台的打造,做好多篇文章,取得了显著成效。
——设立集中展示区,让华侨华人“有舞台”。前期为保证华侨华人项目入驻,高新区将合肥创新产业园二期E2楼(面积约2.5万平方米)作为侨梦苑集中展示区,现已全部入驻完毕,共进驻项目21个,其中院士项目6个(含3名国内院士和3名海外院士),国家“千人计划”项目3个,国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委员项目1个……项目涉及生物医药、大数据、量子通信、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积极招才引智,让华侨华人“进得来”。在省、市侨办的大力支持下,“侨梦苑”先后接待了来自全球各地1000余人次华侨华人考察,举办了2016海外博士和青年侨商走进安徽(合肥)侨梦苑、2017徽商大会侨梦苑对接会、“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海外项目对接会,组织海外高层次人才参加2018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家学者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并组团赴美国、欧洲、日本进行侨梦苑专场推介和人才招聘会,对接海外华人华侨项目200余个,路演项目60余个。
——壮大创新平台,让华侨华人“干得好”。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全链条双创服务体系。以侨引外,不断推进孵化器及项目层面的国际合作,引进跨境创投服务平台美国巴特恩、以色列孵化器、加拿大曼尼托巴加速器,达成多个合作项目落户侨梦苑。同时,加强开放平台建设,以侨梦苑为基础,依托中德智能制造创新园、中外运保税仓库等开放平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园区。在美国硅谷、德国汉诺威设立招商创新中心,与德国阿德勒斯霍夫科技园缔结为友好园区,推进跨国创新合作,吸引国际人才。
——建立为侨服务综合体系,让华侨华人“留得下”。为更好服务园区内侨资企业和侨务人才,在合肥创新产业园二期E2楼集中展示区5层设立“侨之家”、为侨法律服务站等窗口,打造为侨服务综合体系。开通侨梦苑微信群,提供工商注册、办公场地、人才公寓、工作签证、政策兑现等多方位信息咨询和一站式服务,帮助华侨华人解决创业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举办联谊、创客咖啡、座谈会等活动,凝侨心,聚侨力。
凡未经新徽商网的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内容或服务,或在非新徽商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新徽商网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