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NEW
BUSINESSMEN
OF ANHUI

地址:合肥市经开区繁华大道与翡翠路交口经典广场A座7楼

电话:0551-62853688

李连连:从不让自己放松下来

从一名独立的执业律师,到成为徽商律师事务所最年轻的高级合伙人,李连连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当大学同学都去考公务员时,她坚守理想选择进入律师行业,当年轻律师在拓展业务时,她已经连续三年在事务所创收排名靠前,当同行还在传统诉讼领域你争我夺时,她提前接触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安全等行业,先人一步迈入了法律服务新领域。

从事法律工作10年来,李连连参与办理了近千件民商事、刑事、行政案件,最忙的时候她一年要接100多个案子,约是业内平均工作量的五倍。不过她并不觉得辛苦,反而很享受工作的忙碌。

在她看来,律师要在业内建立声誉和影响力,靠的是“专业知识+案源+经验”,“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我,不断精进业务水平,只有通过大量的案件和经验积累才能站上金字塔尖。”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1200元/小时起,这是李连连律师法律咨询的收费标准。

相较于安徽省律师平均每小时几百元甚至免费的咨询,李连连的咨询费显然底气十足。

尽管费用高,但依然有很多客户慕名前来,其中不乏专程从外地赶来的人,而一些新客户兜兜转转问了一圈,最后还是选择了最“贵”的。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李连连至今还记得,几年前她代理过一个合同纠纷案,起初这个委托人在浙江花了一万元请了一名代理律师,后一审败诉。但该委托人认为判决不公,于是拎着一沓沓现金从浙江赶到安徽合肥,找到李连连。

企业合同纠纷是李连连的强项,接案后她查阅卷宗,分析案件始末,并发现对方也存在相应责任。庭审时她逻辑清晰据理力争,成功扭转局面获得二审胜诉,最终帮客户挽回了几百万元损失,这个客户毫不犹豫地给李连连支付了几十万元的律师费,成为律师价值最直接的体现。

代理合同纠纷只是李连连为企业提供众多法律服务的其中一项内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法律服务市场规模是886亿元,未来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对二三线城市中小企业法律服务需求的挖掘。

“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法律风险的概率正在逐年上升,作为企业的法律顾问我们要提前预防问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李连连看来,过去很多企业都是遇到事情了才想到找律师,那时对律师的要求是掌握丰富的庭审技巧,拥有出色的辩护能力。但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提前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显得愈发重要。

“我们为企业做的是眼下的事情,但实际是帮他们看未来,做出正确的决定。”李连连举例,以前很多企业对员工不打招呼突然离职并不在意,以为人走了只要公司不发工资就没什么损失,但其实在法律上双方的劳动关系依然存在,员工依然可能回头找公司,这样给公司管理带来不确定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员工发一份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排除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比客户早一步发现问题,对每一个案件比客户自己还要重视,这是李连连给自己设立的工作原则,无论案件标的额大小,她都要做到事无巨细,尽善尽美。

这些年来,李连连服务过很多刚刚起步的小公司,这些公司虽然财力有限,但她始终一视同仁为他们提供和集团公司一样细心周到的法律服务。一路走来,当初的小公司企业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头羊,北上广的律师团队纷纷主动找上门来,但他们依旧愿意选择李连连律师团队的法律服务。

客户满意度高、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准确把控案情,让李连连赢得了良好的业界口碑和更多客户的信任,目前她服务过的企事业单位有安徽广播电视台、太平财产保险、华星传媒、安徽青和、中国人保、上元集团、锦利丰机械、汇东橡塑等20多家知名企业和机构。

“公司法律事务是我们团队最重要也最重视的业务基石,只要夯实基础就可以延伸出更多法律服务内容。”以公司法律顾问为切入点,几年来李连连带领团队开拓创新,逐步在知识产权、建设工程、刑事辩护领域站稳了脚跟。

开弓没有回头箭

在美剧《傲骨贤妻》里,一个当了13年的家庭主妇重新走向职场,成为一家顶级律师的合伙人,女主角艾丽西娅每一次出场都展示着芝加哥上流社会的律师着装,让人眼前一亮。

“在人们传统印象中,律师总是自带光环,但其实我们每天不是把自己埋在卷宗里,就是灰头土脸地在各地跑案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连连每天的状态就是早上四点钟起床,拎着十几本卷宗和大包小包,一个人去赶火车、坐汽车、乘公交,就是为了赶在九点前开庭。庭审结束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奔向火车站,去往下一个办案地点。为了赶时间,她摔倒、擦伤过很多次,硬是把自己锻炼成了女汉子。

一个客户看她天天奔来跑去的,忍不住问她,你不累吗?李连连淡然一笑,这份在别人看起来异常辛苦的工作,对她而言其实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而这一切都是源于热爱。

读高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连连看到一本法学专业书籍,她颇有兴趣地从头看到尾。高考后怀揣着对法律的敬畏和向往,她果断选择了法学专业。彼时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好,很多同学毕业后都选择去考公务员,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想去当律师,李连连就是其中之一。

但她非常清楚自己只懂得书本知识,缺乏实战经验,所以她毕业后选择先进入杭州一家公司从事合同评审等相关法律工作,逐步积累经验。那时她一边工作加班,一边熬夜学习,备战司法考试。

2009年,李连连终于如愿拿到了律师资格证,此时她也已经在公司做到了管理层,前途一片光明,但想到自己多年来的梦想,她最终还是打破了稳定的生活。

“如果我不试一下,一定会遗憾一辈子。”就这样她从杭州回到合肥,从头开始成了一名实习律师。然而正式进入律师行业后,李连连才体会到现实的残酷。由于底薪很少,又缺少案源,她只能自己贴钱去各地办案,辛苦不说,每个月的工资甚至连汽车油费都不够。

在律师行业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三年之坎,就是不少新入行的律师都熬不过前三年就会放弃。“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我选择了做律师,再苦再累都要走下去。”李连连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

于是她像打了鸡血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止做自己负责的案件,所里其他事情她也一力承担。为了广泛涉猎各类型案件,她经常把所里堆积如山的案件材料整箱整箱地拖回家整理成卷,完工后,看着被整理好的卷宗,像一件件艺术品一样摆放整齐,她感到由衷地开心。

此外,李连连还非常喜欢钻研新知识,她曾遇到过一个由空调螺丝质量问题引发的法律纠纷,对制造业一窍不通的她,为了了解螺丝的生产,就专门去请教行业专家,摸清整个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标准,再将专业的法律知识融入到庭审辩论中,最终圆满地处理好案件。

“律师是一个成长周期非常漫长的职业,前三年的生存状态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白领,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与坚持,肯定看不到成功的曙光。”

多年后当李连连回过头来,她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在法律领域游刃有余完全得益于当年基础打得深、打得牢。

2016年,李连连成为徽商律师事务所最年轻的高级合伙人,在优秀人才比比皆是的律师行业里,李连连凭借不怕吃苦,敢于挑战、坚持不懈的精神,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律师。

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进入徽商律师事务所后,李连连就着手组建了自己的团队,但她并没有退居幕后的打算,反而比以前更加忙碌。

据司法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42.3万多人,比2017年底增长了14.8%。其中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18个省份律师人数超过1万人。

同时《安徽律师行业2018年度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律师事务所达828家,同比增长8.9%。执业律师达到12458人,同比增长25.5%。

面对激烈的竞争,李连连深知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我始终都不让自己放松下来,我要求自己一定要保持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对新领域的探索。”

李连连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多样化,法律服务需求也日益专业化、多元化,比如知识产权、互联网、涉外经济等领域新案件层出不穷,这些新行业、新领域、新业务都需要专业化的律师提供更加精细的服务。

因此她每年都定期参加行业论坛和培训,了解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知识,同时作为全国律协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专业委员会研讨员,李连连和团队还会参与到国家信息安全立法进程中,提前接触并深入思考相关领域的风险,为将来可能出现的新案件做准备。

为了打造一支高效、专业、超前的律师团队,李连连在对团队成员严格要求的同时,不仅给年轻律师开出高薪,留住人才,还花费数万元为团队购买了最新的法律学习软件,让青年律师通过大数据平台掌握法律人的核心业务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法律新技术能力。同时她还购买了大量的法学书籍供团队翻阅,每次办案都会带上一两位年轻律师,让他们积累经验。

“我要求他们要具备高效的工作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24小时随时待命,平时要经常拜访客户,提前发现问题。”

培养团队的同时,李连连也没有忘记身为一名律师的社会责任。“目前律师行业有两个极端,在北上广深,律师竞争非常激烈,但在一些偏远的地方,法律服务又严重缺乏。”面对这种情况,现在李连连每个月都会抽出时间在安徽各地做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庐江公益助学、安徽电视台普法节目、合肥市政府接访活动、市职工服务(帮扶)中心法律咨询……都是为了向大众普及法律知识,推进整个社会的法律进程。

“法律是整个社会维护正义、公平、有序、诚信价值体系的中流砥柱,所有人都寄希望于法律,希望法律能够尽可能地消除无序与不公,确立市场经济基本的诚信体系。”

对于未来,李连连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态度,影响到更多的年轻律师,同时要带领他们实现律师的自我价值,履行社会责任为企业发展防控风险。

来源:徽商网  编排:丁勇

凡未经新徽商网的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内容或服务,或在非新徽商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新徽商网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